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研资讯

港北区:积极探索区域校本研修协同一体化发展,构建区域校本研修新样态

2024-03-18 08:40     来源:贵港市教育局
分享 微信
头条
微博 空间 qq
【字体: 打印


原标题:区县主导、学区牵头、校际联动——区域联片的校本研修新范式

贵港市港北区积极探索区域校本研修协同一体化发展,通过建立区域联片研修共同体,推动校本研修模式“范式”转型,构建区域校本研修新样态,有效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,为港北区基础教育持续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。

一、围绕龙头,牵动区域

以学区制管理模式为基础,聚焦城区优质学校辐射带动,搭建以强带弱的组团式成长平台,构建区域联片研修共同体。初中以一所城区龙头学校为核心,辐射N所城区其他学校或乡镇学校,打造“1+N”的模式;小学以一个龙头学区为核心,联动一个乡镇学区,辐射两个学区的N所学校,打造“1+1+N”模式。加强区县主导、学区牵头、校际联动,通过送教下乡、结对帮扶、对口支援等方式,开展教学研讨、校本研修、课题研究等活动,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能力。

二、四步推进,覆盖全员

按照“培训—实践—总结—辐射”四步实施推进,通过区县、学区、学校三个层级进行培训学习,持续开展主题活动、专题研讨、实践反思、成果应用等研修活动,凝练研修成效,区县对学校、区域联片共同体进行考核评价,形成可复制、可借鉴、可推广的研修成果。

港北区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覆盖全学段全学科,设7个模块,共涉及15项培训类别,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,每年春季期和秋季期开学前组织在编在职教师开展3天全员培训;区域联片研修共同体每学期定期开展区域和校际研修活动,推动校本研修覆盖全员,走深走实。每年校本研修5万多人次,其中初中教师2万多人次、小学教师2.7万多人次、幼儿园教师3000多人次;每年“送教下乡”集中培训2000多人次、师德培训6300多人次、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1500多人次。

三、优化资源,健全保障

(一)打造区域优质资源库。有效整合区域内优质师资,组建由特级教师、名师、名校长、名教研员等构成的区县研修团队,组成以各乡镇学区教研员、学校学科带头人、优秀教师为主导的乡镇研修中坚力量。积极推进研修资源建设,设立课程、案例、数字、专家等研修资源库,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。目前各学科已在八桂教学通、云课堂等平台组建了学科、学段教学资源群,安排各学区骨干教师分年级和学科建立教学资源库,在八桂教学通共建共享教学设计、课件、微课等5972个(节),形成教师个人资源468907个,在中小学云课堂平台发布名校名师课堂1557节,实现港北区生成性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。

(二)健全区域校本研修保障体系。建立健全区县—学区—学校三级协同一体化的区域联片校本研修体系,区县以培训中心、教研室、电教中心为主导,以学区为区域教师研修指导中心、各中小学幼儿园为校本研修阵地、全体教师为校本研修参与主体,推进“教科研训一体化”发展。强化经费保障,区县和学校设立校本研修专项经费,将教职工年工资总额2%的教师培训经费和学校公用经费5%的教师培训经费用于支持港北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校本研修活动。

四、“范式”多元,提质增效

(一)激活教科研一盘棋。区域联片研修扭转了区域校本研修弱化的局面,全区各学区、各学校、各学科形成了有效的特色教研模式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“三长语文”六步阅读教学模式

       庆丰学区“乡村学区‘联校+二三三四’教师专业发展研修模式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港北区建设小学“生动”345课堂教学模式

全区校本研修做到研修时间、内容、人员、考评“四落实”,校本研修量化管理,采取多元联动式研修模式,全面提高教师理论知识水平,提升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专业素养,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向优质、内涵发展。

(二)促进教师专业发展。通过开展城乡校际交流、课程改革研究、教学竞赛、信息化教学和精品课比赛、课题立项研究、论文发表,提高了教师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,有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。近三年,中小学教师教学比赛类获国家级奖29人次、省级奖人174人次、市级奖529人次;获立项省级课题54项、市级课题118项;获贵港市优秀乡村教师15名、贵港市优秀班主任35名、贵港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1名。

(三)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。以区域联片研修共同体为主抓手,城区优质学校与乡镇薄弱学校结为研修共同体,以城带乡、以优扶弱,强化城乡两地师徒结对、异地跟岗研修、跨地支教、名师送教下乡等活动,常态化推进区县、学区教研员“三进”(进学校、进课堂、进教研组)蹲点指导、结对指导,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与科研成果在城乡、跨学区和校际共享,信息化教学应用覆盖城乡全体师生,形成教育教学案例、优秀论文、教学设计、作业设计等21册,在中小学云课堂平台形成课程资源2667节,城乡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。


文件下载:

关联文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