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文单位:贵港市教育局 | 成文日期:2024年05月24日 |
标 题:贵港市教育局对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20240150号提案的答复 | |
发文字号:贵教复〔2024〕21号 | 发布日期:2024年06月06日 |
王洁红等委员:
你们提出的“关于大力弘扬中医药将中医药知识纳入学生教育教学的建议”的提案,交由我单位办理,经研究,现答复如下:
为了大力弘扬中医文化知识,近年来,我市教育行政部门、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方针政策,自治区党委、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《关于促进中医药壮瑶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贵港市委、市政府印发了《贵港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。为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,2018-2024年印发《贵港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实施方案》,将中医药文化建设作为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,通过多渠道在校园内及家庭社会中传播中医药文化。这系列举措为促进我市中医药文化建设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。
一、广泛宣传,积极开展中医文化进校园
从2018年开始,我局和市卫健部门联合相继在全市中小学开展“端午艾草香关注眼健康”“中医知识进校园”“万名医生进校园”“我当小中医”“中医药文化小小郎中研学”等系列活动,普及中医药知识,教授八段锦等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,互动制作中药香囊、体验耳穴压豆,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,激发中小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。中小学各校利用中医药主题讲话、宣传横幅、校园广播等方式宣传中医药知识。6年多来,举办校园科普知识讲座400多场、印刷发放《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》《中医药文化宣传》折页、中医药文化宣传环保袋、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》等宣传资料约6万余册(件)、中医药宣传横幅400多条、受益师生约10万人次。
二、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知识普及
(一)创建药馆
为弘扬、传承中医药文化,增强教师和学生中医药养生保健意识,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,提高儿童身体素质。2015年9月,覃塘区蒙公镇古山小学发掘当地中医文化瑰宝,创建一个65平方米的壮药馆,在馆里我们摆放着常用常见的中草药,名称用上壮汉双语版利于师生记忆,加上图文结合介绍,便于师生学习。学校利用综合实践课或地方课程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学习活动。通过学习,让广大师生掌握了一些中医常识,初步认识一些身边常见的中草药以及了解它们的使用功效,激发广大师生对中医药文化浓厚兴趣,达到了巩固和推进民族教育、传承民族文化的良好效果。
(二)开辟药苑
覃塘古山小学2015年7月开辟建设一个药苑,占地面积约为215平方米,现有药种23种。大岭乡中心小学筹建七彩药园,占地21332平方米,种有200多种中药材,药材分科分目介绍其用途。学生通过综合实践课堂和老师一起学习、动手、动口、用心观察,对身边常见的中草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。
(三)中医药教育基地建设和科普体验活动
我市正在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,探索“中医药+健康产业”融合发展,联合多家部门先后遴选建设中药材示范基地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、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,利用贵港市中医医院等自治区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“三个一批示范基地”,面向社会特别是广大中小学生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体验活动,让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更直观地接触和体验中医药文化。
(四)多种形式的专题活动
学校通过走进中医主题班会课、我是小中医手抄报展示、中医经典诵读等活动,增进中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和认同。通过致家长一封信、家长会带动家庭学习中医药知识,倡导师生与家长们加强运动锻炼和合理饮食,提高健康的养生保健意识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思路
加强与卫健部门沟通合作,组织多种多样中医药进校园活动,请更多的中医药方面的专家医务人员进校园宣传有关知识,把中医药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孩子们的成长中。
充分发挥蒙公和大岭乡等示范点引领作用,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中小学学习中医的高潮,建立文化自信。
专此答复,诚挚感谢你们对贵港市教育局工作的关心支持。
贵港市教育局
2024年5月24日
(承办人姓名及联系电话:谭海杰:0775-4573030)
抄送:市政府办公室、市政协提案委
关联文件: